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共生共情共享,让文化遗产绽放璀璨光芒

发布时间:2023-01-09 16:44:00来源: 工人日报

  本报评论员 苏墨

  文化遗产与我们共生于这个时代;我们共享着它的博大与优雅;跨越千百年,它承载的智慧与情感依然能让我们找到共情的地方——一个字、一封信,让我们找到民族的起点、情感的归宿;一尊鼎、一座城,让我们见证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更迭。

  “兄行,弟病,诸君幸为……”这是2000年前在行役戍边的哥哥写给老家弟弟的一封家书,今天的我们依然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当事人的呼吸与情怀;川蜀小堆盲盒、金面具巧克力、语音棒棒糖等三星堆文创,带给文博铁粉无尽的快乐,三星堆已然成为一个掌握了流量密码的大IP;甲骨文和简化字的双标展示、3.6万多套道路窨井盖上的甲骨文字装饰等,让河南安阳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甲骨文元素……《工人日报》近期推出的《发光吧,文化遗产》系列报道,关注文化遗产如何在当代生活中活起来、火起来、发光发亮,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的故事,从三星堆到黄河文物、从陆上考古到水下考古等,完成了一场与文化遗产跨越时空的对话。

  记得网上有人调侃走进博物馆看到文化遗产时发出的灵魂三问:“哪儿好看?”“值多少钱?”“有啥用?”调侃之外,这也透露出今天的人们试图与文化遗产发生情感共鸣、生活互动、文化呼应的朴素愿望。如何让更多文化遗产能够在新的时代活起来、火起来,如何让沉睡在书本里、保管箱里的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文化遗产保护一步步推进。重庆母城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成为网红打卡点;简牍跨越千年,仍然能够让今天的我们真切感受到当年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及其日常生活片段;文物保护工作辛苦,却依然有一代代人心向往之,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数字建模、生物涂层等高科技手段已经开始在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中大展拳脚;更有周边文创产品,让年轻人蹲守抢购。

  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它们在历史烟云里铭刻辉煌的过去,在世代传承下见证精彩的现在,更在历久弥新中孕育美好的未来。

  文化遗产与我们共生于这个时代;我们共享着它的博大与优雅;跨越千百年,它承载的智慧与情感依然能让我们找到共情的地方——一个字、一封信,让我们找到民族的起点、情感的归宿;一尊鼎、一座城,让我们见证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更迭。

  近些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多份(部)专门政策文件、发展规划。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10年来分别增长58%和88%。文物保护志愿者、社会组织以及非国有博物馆、民间文物收藏队伍等不断壮大,百姓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文化遗产所携带的先人创造的智慧、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正在被今天的人们用时代语言“翻译”出来,更多的人致力于从情感、文化、心理等纵深方向,找到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的契合点。无论是打麻将的三星堆小人,还是城市里时时闪现的甲骨文元素,都是熠熠生辉的例证。

  可以说,在我们与文化遗产共生、共情、共享的过程中,文化遗产也在滋养着时代生活,助力着时代发展,同时,更增强着我们的文化认同,坚定着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与文化遗产跨越时空的对话里,在保护与传承中,我们可以与千年之前的人与物共情,共享民族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智慧,自觉传承国家历史文化血脉。在共情与共享中,我们与文化遗产共生于这个美好的时代。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